无为自化 清静自正
中国著名书画家邹蓝天
文/马琴琴
隐在云雾中,偶尔露峥嵘
去年应朋友之约,笔者去登封参加一个书画义拍活动。在活动现场看到一位打扮时尚仪态万方的女士,光耀夺目的被众人如众星捧月般包围,更有长枪短炮的摄像器材对着她拍照和录像。经朋友介绍,这人就是当今大名鼎鼎的中国著名旅美书画家邹蓝天女士,刚从美国风尘仆仆回来,不顾劳累来到登封参加书画义拍活动。
当时,在大家对邹蓝天的啧啧称赞中,我跑来为邹老师拍了一张照片,照片抓拍的很美!照片中的邹蓝天面目和蔼,露出象蒙娜丽沙一样圣洁的微笑,双手捧肩,目光纯净的高眺着远方......意境很美,让我深爱,雅雅大观之美定格在我的印象中。后来我在为邹蓝天制作视频时,也派上用场了,视频里的邹蓝天一如云水禅心里的放松......让人为之动容。
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
一天,邹蓝天来我家,看到我为一位画家写的文章,指着一句诗“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”,不无叹息的说,这才是她的内心写照。看到邹蓝天的动情。我明白,在邹蓝天坚强的外表之下,内心实际上是/无比的凄苦和孤独,正如一个被光环包围着的舞台,外表是无比的喧哗,可是舞者的寂寞是从不为外界所知。邹蓝天就是这舞者,一个象岩柏一个高傲的女子,忧伤时又象岩柏一样的寂寞和孤寒。生活是一个不可理喻的魔术师,有时你对其报之信赖和多情,它却对你抛来白眼,如同对一无辜弃儿似的无情。邹蓝天曾经向我说过,她真的想忘却过去一切,不希望把好不容易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,由它伤痛、流血、......
我同邹蓝天做了朋友后,一次陪同她去河南长垣做书画拍卖活动,我看到邹蓝天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面对话筒,谈到让人心酸的过去,说到伤情之处,不止一次的泪流满面,用手不断抹去眼泪......
邹蓝天出生于书香门第,其爷爷邹景顺能书善画,是远近闻名的书画家,诗文写得不错。父亲邹文钦、伯父邹文德都是教育从业者,文笔精华,书法写得俱佳。母亲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人,天资聪慧,记忆力超强,又能无师自通画出精美的图案。得益于家人熏陶,在祖父和父亲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,邹蓝天自幼就聪慧好学,四五岁时就开始研习翰墨,并熟背古人诗词歌赋。不久开始浸染道家思想,从学到悟,从悟到精,熟悉自然之生机,天地之生气哲理。十二岁时再次接触陈鼓应的《庄子今注今译》,虽说当时对庄子的思想了解不够深刻,但是对庄子的“以天下沉浊,不可与庄语”,以及庄子《山木》篇对自已贫困的认识,给予她对处世哲学真理的启示,让她明白,真正的高人不怕生活上的穷苦,而是怕精神上的潦倒,老子这种境界,给了她莫大的精神振撼。
同年秋天,邹蓝天征得家人同意,开始游历名川大山。渐行渐远,庄子思想成为她心中隐形的翅膀,一路伴随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”,邹蓝天仰慕庄周的心志,怀着华丽的梦想,让生命摆脱“有用事功”,化作鲲鹏,追寻理想的梦。当时,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,孤身一人背着书籍行囊,或乘车,或步行,一路上,不时画些苍山、飞鸟、鱼虫或人物。一幅又一幅书画作品,抨击着她幼稚的心灵;一步又一步,邹蓝天用瘦弱身躯攀登着四山五岳;一脚又一脚丈量着黄河长江发源地,遭遇巴颜喀拉山的缺氧状况,才让邹蓝天真切感受遗世独立,羽化登仙的欣慰。少年时代的邹蓝天,一个神圣的慕拜者,用朝拜的一颗纯洁之心,不断用梦想用画笔寻求她的精神圣地。
日月如梭,转眼到了1977年,中国实行改革开放,在邓小平的领导下,开始恢复高考,大学制度由推荐改为考试,邹蓝天当年考入离她家最近的许昌师范学院美术系。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漯河大学执教,当时该校创始人杨清振先生首任校长,校长博学强志,求真务实,极富人格魅力。在学院时,邹蓝天经常聆听他的教诲,授之以羽翼,让心智遨游远方,教会她以身践行,达到自我体现人生价值!
邹蓝天经过不断努力,提升自已书画作品,1985年,邹蓝天书画作品荣获全国第一届神龙大奖。1986年省委组织部将邹蓝天调入河南省书画院工作。陈天然时任画院院长,陈天然非凡的才华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,邹蓝天从院长陈天然身上受益颇深。1999年,邹蓝天入中央美院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学习,受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采萍先生、胡明哲先生、日本多摩大学美术教授上野太郎。2002——2006年入美国纽约大学学习,潜心研究西方艺术理论。邹蓝天感兴趣的就是普桑对古典的寻求,温克尔曼的新古典意念,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观察,达文西、杜勒所建立的绘画条例,狄德罗对同时代艺术的描绘,康德、黑格尔至尼采的审美哲学,德拉克洛瓦、波特莱尔之鼓励浪漫精神,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,心里学家弗洛伊德、拉岗之自然心里学角度探寻艺术,以至近代兰卡斯托、沙皮罗、葛林伯格等人对艺术的新观点......
同时,邹蓝天为河南的书画文化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,在建造河南省书画院大楼,邹蓝天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。邹蓝天为了踌集建造河南省书画院大楼资金,倾其全部精力,多日艰苦奔波,筹集启动大楼的全部资金。历尽千辛万苦,一幢现代的高楼大厦终于拔地而起,这座大楼就是现在久负盛名的河南省书画院大厦。可以说,没有邹蓝天,就没有现在的河南书画院大楼。可是大楼建成之后,却是邹蓝天悲惨噩梦的开始,邹蓝天先是遭受别人污陷、飞短流长,后又得到不公平的隔离审查。这一创伤,永远成了邹蓝天的一场梦魇,无法让她释怀。
邹蓝天在饱受过人生一次重大的洗礼后,告别所有的亲人和朋友,飘洋过海去美国求学。邹蓝天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,不仅让她享受了外国风土人情及文化浸染,而且还绘制了大量异国风情书画系列作品,邹蓝天先后在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日本、中国等十几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,观者如云,受到各方面好评。其书画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大赛屡屡得奖,书画作品被中外各家美术馆、企业家、收藏家收藏,四任美国总统老布什、小布什、克林顿、奥巴马都收藏有邹蓝天的作品。现任国务卿希拉里成了她的好朋友,每逢周末,两人相约聚在一起喝咖啡,或吃便饭。
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,可有时曲折不平。岁月有时可洗涤一路的风尘,却除不尽令人辛酸的阴霾。二十多年中,邹蓝天手拿一杆画笔走遍一百六十多个国家,在阅尽人间沧桑之后,邹蓝天已经学会达观,用恬静的心态容天下之物,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看淡世态炎凉,择善固守,内心安然无恙,市井虽红尘滚滚,邹蓝天明白,只要清明简洁,心中开出莲花,也能浮世清欢。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
邹蓝天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,在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,她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:把学所的一切用来回报自已的祖国。并不止一次表示说,祖国就是母亲,有时母亲可能表现的似乎不尽人情,可是对自已的真执感情何时何地却不会改变,所以还是要一如既往的热爱她。更重要的,在外国游历这么多年,邹蓝天学会思索,学会站在世界的高度去看待事情。人活着的境界,并非都要精彩,而是做一种做人的本色。你若盛开,清风自来,一笺书画,放笔生涯,邹蓝天水墨画里去尽表面的繁华,唯留大山风骨的灵动和远水无波的禅意,胸罗万象,直指心灵,涌向笔端,下笔妍雅,不落尘俗,意境超凡入圣!
多少年的风雨雪霜,郑州河南书画院大楼在无声的表白着邹蓝天曾经的沉重付出,而这成就随着岁月的风尘,淹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,已尘埃落定!后来的一茬茬文化商人在其中大量捞金,赚得盆满钵满,唯独忘记了邹蓝天当年对河南书画事业的无私贡献,而这样的不公正,邹蓝天从没有任何怨言。
邹蓝天回到国内,极积参加各种书画公益活动,做义拍、搞慈善,无偿捐助了不少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。在助残活动上,更是大手笔,为残疾人募捐一笔笔善款。2014年4月18日,邹蓝天在助力慈善活动上,捐三幅作品,募得慈善资金十万七千元,全部一分不少的捐助了聋艺画廊,为了折冀的天使,邹蓝天倾其之力,可谓呕心沥血。同时,邹蓝天在百忙之余,进社区培养下一代新生力量,开办书画培训班,免费为小朋友以及中老年朋友授课。2014年8月,邹蓝天被聘为河南省大未来书画院院长。2014年9月邹蓝天的《天地有情》书画佳作,经过多轮激烈竞争,终以108万元成交;2015年1月在大长垣警察论坛书画拍卖会上,书法四条屏被书画爱好者以20万元收藏;邹蓝天的一幅《赏荷图》拍出180万元记录。2015年4月,在江苏嘉恒春季拍卖会上,邹蓝天的作品同现代书画名家张大千、刘海粟、钱松岩、林散之、范扬作品一起竞拍。2015年5月,邹蓝天再次走马上任中原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,并捐出一百万元,做为艺术研究院发展基金。这样的大手笔,邹蓝天大爱无疆的默默奉献,这种精神,永远值得我们颂扬、学习。
目前,南京多家媒体正在大张旗鼓为邹蓝天的书画做全方位宣传报道,记者闻风而动,纷至沓来为邹蓝天做个人专访,更有好多企业家愿意出资,根据她的故事经历,酝酿拍大型电视剧。
邹蓝天走过繁华,历经沧海,穿过风尘,凤凰涅槃,终于迎来并绽放出最好的花季。这种生动的美,让世人注足,仰而观之并让我们感动着,不止一次的升华着!
心如止水观日月,目似明镜看春秋
邹蓝天喜爱作画教学,崇尚交友,内心尊崇的是世界的真实和纯净,喜欢对现实的无为而有为,更欣赏道家思想不受束缚的自由,书画精神的纯粹。书画艺术是一个纯艺术的载体,是超语言的高雅艺术享受。画家的使命是用艺术创作激情来征服大家的视觉感受,而这种天赋是与生俱来。从心所欲不逾矩,尼采说过,谁终将点燃闪电,必长久如云漂泊。
有人说过,贝多芬死后,再无音乐,凡高因抑郁开抢自杀,世上已无真正的书画艺术!实则不然,邹蓝天虽不以精神贵族化身称之,一直以低调处世,却不失为一个最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家。邹蓝天不会浪费生命,正如尼采所言,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!可以说,邹蓝天对山水风景的理解,是一种超乎物外的真实,是书画之艺术灵魂的再造,是对艺术超现实的强烈追求!
阿基米德说过:给我一个支点,我可以撬动地球,邹蓝天拿起一杆画笔,研一池墨,用艺术的语言,信手捻起几缕淡然的风景,表达一副最纯净而舒情的书画,在这里,让人感触书画艺术之厚重,像浩瀚的宇宙,让人荡气回肠!
我们相信,邹蓝天独特的艺术风格,在中国的书画史上,不仅独树一帜,必将大放异彩。
|